TPOD 臺灣高等教育教學專業發展學會

電子報

桎梏與解套:「五步」教學模式

  • 發佈日期:2016-12-13
  • 作  者:
演講者:臺灣大學寫作教學中心李維晏老師;      文稿整理者:謝承諭
fd_01_10 (1).jpg

 2016年臺大椰林講堂邀請寫作教學中心的李維晏老師,以自身的教學經驗與研究成果,分享對於教學研究整合以及大學翻轉教學的想法與洞見。


翻轉教室的願景與挑戰

近年來,翻轉教室風行臺灣教育界,而在大學當中又以臺大為開創此風氣之先驅,進而將這套創新教學方法推廣至中小學教育現場。分析其流行原因,大致可歸納出使用翻轉教室教學法的四大願景:一、學生學習動機提升,二、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投入較高階認知層次的學習活動,三、可以促進同儕合作,讓學生主導學習,四、降低老師備課負擔。然而在實際操作上,卻也常遇到下列問題,例如學生一開始覺得新鮮,但到課程後期卻無法繼續保持課前看影片的動機與習慣。因為課前沒有預習,在課堂上也無法進行較高層次的認知學習活動。再加上臺灣大學以前以上課聽講為主,學生較不習慣分組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因此即使進行翻轉教育,學生也無法真正達到同儕合作學習。最後,翻轉教室不僅沒有讓老師的負擔減輕,往往反而讓工作增加到三倍之多。

深究其失敗原因,我們發現,關鍵在於三大問題:一、教師應該如何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二、如何有效引導同儕合作學習,並且公平適當地評鑑每一位學生的表現?三、如何設計高階認知學習活動,讓學生不致害怕面對這些練習?為了回答這三個問題,以實現翻轉教室的四大願景,我與另外五位寫作教學中心的同事,花了兩年的時間,在不同的英文寫作班級中,進行翻轉教室教學。第一步是探索傳統教學與翻轉教學的差異,我們發現,在教學成效上,翻轉教學在各方面都比傳統教學法來得更好一些,然而教師的工作量卻會加重,似乎不符成本。為此,我們六個老師針對彼此的教學法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探究,最後提出了一個「五步互動循環學習模式教學法」,發現這樣的教學法,不但能更加彰顯翻轉教室的優點,讓學生的進步最多,能夠更為自發地學習,也能在課堂上完成更高階的認知學習活動。以下將針對「五步翻轉教學法」,做更進一步的介紹。

 

五步互動循環學習模式教學法

所謂的五步教學法包含以下的五大步驟:一、「前思」,在學生進行預習之前,必須提供學生問題,引發學生興趣,除了使用影片做預習材料之外,也可以鼓勵學生收集真實世界的材料來為課程做準備。二、「打底」教師事先準備不超過十五分鐘的教學影片,讓學生可以在課前,獲取到課程單元相關的知識內容。三、「演練」,在進行進階活動前,老師務必確認學生能充份了解影片內容,要設計二十到四十分鐘的活動,檢驗同學知識吸收的程度,也讓沒有看影片的同學可以藉由同儕互動,得到補救的機會。四、「拓展」,在學生都有機會演練自己學到的知識後,老師要提供一個再難一些的活動,讓學生可以運用自己的知識到新的情境當中,作更深入的思考。五、「反思」,除了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之外,老師還有很多其他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的活動。例如,可以請同學在課前提供問題,在課後抽選問題讓不同的學生回答,以檢驗其學習成效。

基於這樣的五步教學法,我們在四個不同的英文寫作班級進行實驗,有兩個班以傳統教學法進行教學,兩個班以五步教學法進行,每一班都二十個學生,一個老師。為了達到資料三角論證法,每一個班還會搭一個教學助理。這個助教的工作是在老師與學生的觀點之外,扮演一個客觀的觀察者,收集第三方的資料。整個研究收集的資料包含教師筆記、教師回饋、學生回饋、學生作業、學生討論錄音,以及前測與後測的考題,以及助教觀察課堂學生參與課程的互動次數,結果發現在五步教學法的班級裡,學生不只能回答別人的問題,更能發現問題,進行討論與協商(negotiation)。

我們同時也發現,五步教學法除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增加參與互動性之外,還帶來了許多附加的好處:例如老師和學生的角色可以得到更明確的分工,各自在不同的階段要負的責任,有了清楚的區分。其次,由於將教學過程分成不同的階段,每一個階段的任務各不相同,由淺入深,學生不會無法完成活動。如果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或問題,也可以在前一個階段就發現並解決。另外,由於上英文寫作課程的同學背景各不相同,程度混雜,五步教學法的成功代表這樣的教學法也適用於學生能力程度混合的班級,在過程當中程度好的同學可以幫助程度較為落後的同學,彼此分工合作。最後,在這樣教學法當中,老師也可以真正落實「做中學、察以教」的理念,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充份實做練習機會,老師也可以藉此在課堂上,相當近距離地觀察個別學生的學習狀況,藉此因材施教。

 

結語

網路與影音科技的普及與進步,為翻轉教室教學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能發揮其優勢,我們在教學現場進行的實證研究也顯示,如果能夠佐以適當的配套措施與執行步驟,翻轉教室的成效也能大大地超越一般傳統講課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與主動性。然而,每一個教學法有其流行的脈絡,也有其適用的極限。翻轉教育不是唯一的教學法,也不見得是最好的教學法,如果我們想培育出有創意,能獨立思考的學生,老師就也應該要依據課程與學生的特質,挑選適當的教材教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而非執著於特定教學方法,才會是提升教學品質的不二法門。